(砥砺奋进的五年)北京五年投入近190亿元支援西藏、新疆等多地
北京10月11日电 (记者 杜燕)五年来,北京市累计向西藏、新疆、青海等多个受援地投入财政资金189.63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实施各类援助项目2650项,累计助推受援地170万人脱贫。这是记者从11日举行的北京市深化助力脱贫攻坚研讨会上获悉的。
支援合作地区点多、面广、线长
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目前,北京支援合作工作包括对口支援、对口帮扶、对口协作、对口合作和区域合作五大领域,支援帮扶协作地区涵盖内地7个省区共78个县级地区;对口合作及区域合作地区包括9个省市。
对口支援地区包括:西藏拉萨市(2区2县),资金支援西藏昌都市;新疆和田市(1市3县)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(4个团场);青海玉树州(1市5县);湖北三峡库区巴东县。对口帮扶地区包括:内蒙古乌兰察布市、赤峰市、通辽(27个县);河北张家口、承德、保定(16个县)。对口协作地区包括:河南、湖北两省南水北调水源区(河南省6个县,湖北省9个县和神农架林区)。
北京林果专家到新疆和田传授葡萄改良技术。 北京市支援合作办供图对口合作地区:辽宁省沈阳市。区域合作地区:与北京市签订合作协议的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西、陕西、宁夏、四川省什邡市。
北京支援合作地区可谓点多、面广、线长,居全国各省市之首。
加大投入 聚焦民生改善
北京对口支援的多是“老、少、边、穷”地区,在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所涉及的78个县和沈阳市中,72个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,贫困人口近200万,特别是新疆和田1市3县、西藏拉萨2区2县、青海玉树1市5县等,都属于国家确定的“三区三州”重点深度贫困地区,脱贫任务重、难点多、要求高。
五年来,北京市持续加大投入,在“十三五”规划投入的基础上,额外增加10多亿元资金,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。在工作中突出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把财政援助资金的80%以上向基层倾斜、向民生倾斜、向贫困地区倾斜,助推受援地170万人脱贫。
像北京指导援建的西藏拉萨天然气采暖工程,被当地群众誉为“暖心工程”;青海玉树12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高质量完工,新建了结古地区供水、排水市政管网200多公里,惠及15万多人,新建玉树农牧民住房2900余套,改善了1.3万人的住房条件;在新疆和田,新建改扩建4个城镇水厂,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近30万人喝上放心水;在内蒙古,先后启动20个整村推进项目,改善了16万多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。此外,北京市教委、卫计委等部门在西藏、新疆开展“组团式”教育、医疗结对帮扶模式,建立了远程教育、远程诊疗方式,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北京优质公共资源。
产业扶贫增强“造血”功能
北京市帮扶的深度脱贫地区,既有边疆地区,地震受灾地区,又有移民地区,环京周边贫困地区。针对不同地区脱贫攻坚的特点,结合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,北京市科学谋划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持项目,真正让贫困人口受益,切实增强项目建设对脱贫攻坚的精准支持,最大程度地惠及贫困群众。
在产业带动上,支持各受援地区推进产业园、工业园、科技园、文化园、农业园等园区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,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,扶持旅游文化、民族医药、民族手工业、特色农牧业等主导产业,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增收脱贫。
德清源、碧水源、宁算科技等北京60多家企业在拉萨投资300多亿元,通过产业、就业等有效带动农牧民贫困人口脱贫。支持和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、标准化厂房建设,引入北京燃气、华威电厂等50多家企业落户和田,完成投资36亿元,为当地提供8万个就业机会。
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施策脱贫
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新明在会上强调,北京市助力受援地脱贫也是一种感恩回馈。受援地对北京市的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,像内蒙古保障着北京40%以上的电力需求;南水北调中线湖北、河南水源区,每年向北京市输送10多亿立方米安全水,占北京用水74%……
拉萨北京实验中学。 北京市支援合作办供图他表示,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不仅是帮助受援地区发展,也是交流合作、优势互补。今后,将推动产业、资金、技术等向受援地区流动,进一步增强受援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;将因人因户因村施策,持续加大资金项目投入、吸引多元资本参与同时,把有限的资金聚焦到贫困人口,精准发力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。
他强调,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,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,针对他们的脱贫动心动脑、精准发力。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组织体系,从中获取分红、劳务或经营收入。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,让他们分享产业扶贫红利;针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差、整体比较落后的问题,将农村基础设施、社会事业、生态环境整治等项目捆绑打包,整村推进、同步实施,整体改变贫困面貌;激发民众内生动力,树立“扶贫不扶懒”的政策导向,坚持扶贫与“扶智”“扶志”结合,开展面向贫困家庭的职业技能培训,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一技之长,变“要我脱贫”为“我要脱贫”。(完)
责编: